×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攻克虎头要塞

第47章 一波三折

上回说到,陈凯在去往老张铁匠铺的路上,遭遇两个警察的盘查,他巧妙应对,最后用自己的一块手表,摆脱了警察的纠缠,随后找到“老张铁匠铺”,并和张铁匠取得了联系。整个过程,也算是有惊无险。

陈凯向张铁匠、张铁柱、张铁花介绍了当前反法西斯战争所面临的形势,表示自己这次来东北的主要任务,就是搜集日军要塞情报。

陈凯还要求张铁匠利用铁匠铺做掩护,从前来打造工具的人那里打探有关要塞的情报。但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能暴露身份,保护好电台。

“张大叔,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结束,东方战场也将迎来大反攻。现在的日伪宪特及警察可能已经预感到末日即将来临,正在城里城外修筑工事,加强人员盘查,疯狂搜捕抗日力量。越是这个时候,越要万分警惕,加强自身安全。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去战斗。”陈凯在分析了形势后一再提醒道。

“放心吧,特派员。自从老段引导我们参加革命后,我们就一直在摸索对敌斗争的方式方法。不瞒你说,几年前,由于斗争经验不足,贸然采取过几次行动,被日本特务和警察厅给盯上,有一次我们差一点就暴露了。多亏了老段,提前两分钟向我发出预警信号,我们以最快的速度把电台转移了。”张铁匠有些自责地说道。

“老段的确是一位神奇的情报人员,很多事情他都能提前预感到危险,这些年来,他暗中帮助了很多情报员脱离了危险。不过,在现实斗争中,这种预感并非都会随时出现,我们还是要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做好长期隐蔽斗争的打算。”陈凯在赞扬了段方的同时,也希望张铁匠能够想得更周全一些,确保电台的安全。

“特派员说得对。凡事还得靠自己。时间长了,我慢慢总结出一条经验,那就是干什么事都要把握好火候。就像这打铁,不能光靠使蛮力,要掌握好火候,要把控好时机,要掌握好力度,这样才能打造出好的工具。不然的话,不仅容易出现残次品,还会不小心烫着、伤着自己。”张铁匠用打铁掌握火候和尺度来比喻地下工作,这让陈凯也是很受感染。

“张大叔总结的实在是太好了,斗争经验也是越来越丰富了。打铁,不光需要自身硬,还需要力量、技巧、尺度的完美配合,做到眼疾手快,轻重适度。情报工作也是如此,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没有章法,而是做到一步一个脚印。”陈凯夸赞了张铁匠。

“特派员就别再夸我了,我这也是边学边干,边实践边探索,不像特派员那可是正经八百的从苏联那里学来的情报工作的技术和经验,今后我们还要向你多学习呢。”张铁匠谦虚地说道。

“张大叔,你也别给我戴高帽了,我在苏联学的那一套也未必都适应于现在的情报斗争需要。这形势每天都在变化,情报工作也必须跟着变。我们都是老地下工作者了,以后就互相学习、互相提高吧。”陈凯笑着说道。

“好好好,一切听特派员的。那,特派员今晚需要发报吗?”张铁匠接着问道。

“对,今晚我必须发报,汇报我和老段接头的情况,并请求新的指示。”陈凯说道。

“好,我来安排。铁花,你到地下室去做发报准备。铁柱,你到院子里去警戒。”张铁匠立刻吩咐张铁柱和张铁花开始工作。

“是。”张铁花和张铁柱起身,分头去准备电台和院外警戒。

张铁匠安排好这一切后,带着陈凯走到隔壁一间仓库里,他指着地面上打开的一个盖子说:“电台就在这里,铁花已经下去了。”

地下室不是很大,也比较低矮,陈凯和张铁匠几乎是弓着腰走了下去。

“特派员,条件简陋了些,但是安全。来,请坐吧。”张铁匠给陈凯搬来一个小板凳,让陈凯坐下来。

“已经很好了。在敌人的心脏里还有这么一部电台在工作,这本身就说明,我们的情报工作做的很扎实,很有成效。”陈凯看着张铁花熟练地安装调试电台,很有感触地说道。

“铁花,电台调试好了吗?”张铁匠问道。

“快了,一会就好。”张铁花旋动着按钮在寻找电台波段。

“这里的信号怎么样?”陈凯担心在地下室里发报会信号不好。

“没问题,电台的天线藏在了烟囱里,一直通到了外面,一般人是看不出来的。”张铁花指了指墙角一根电线说道。

陈凯看到电台桌上有几张小纸片和几支铅笔,就拿起笔来,想了想后草拟了一份电文。而就在张铁花刚要说电台已经调试好,可以发报时,地下室里挂在那根电线上一个铜铃铛突然响了一下。

“等一等。”张铁匠伸手示意张铁花关闭电台。

“这是铁柱在外发信号,有日军的巡逻队过来了。”张铁花小声说道。

“特派员可能不知道,我们每次发报时都很谨慎。为了防范敌人搞突然袭击,我们发明了这个小机关,用绳子拴住那个小铃铛。铁柱在外面盯着,发现有日军巡逻队和巡逻的警察过来,就拽一下绳子,响一下铃铛。如果是日军搜索电台的信号车来了,就拽两下绳子,响两声铃铛。如果是有大批的特务和警察吧铁匠铺包围了,就连拽三下绳子,我们就会迅速销毁电台,和敌人做最后的搏斗。”张铁匠解释了铃铛报警的方法。

“这个办法太好了。我想,肯定是铁花的主意。”陈凯肯定了铃铛报警的做法,也顺便表扬了一下张铁花。

“特派员真是太神了,的确是我想出来的报警办法。但是,毕竟铁匠铺离特务机关和警察厅太近了,也不能总在这里发报,很容易被敌人的电台监测车给监测到的。”张铁花一边重新开机调试电台,一边解释道。

“铁花说得对,现在日本人新研制了一种电台测向车,搜索范围很大,精度很高,只要捕捉到电台信号,就会快速锁定。所以,还要多准备几个发报渠道。俗话说,狡兔三窟,何况我们的秘密电台?”陈凯笑着说道。

“是,特派员,我们正是考虑这个问题。前几天,我已经想出新的办法了,把家里的马车进行了改装,可以做一个流动的铁匠摊。如果需要到郊外发报,咱们就把电台藏在马车下的暗盒里,装做到乡下揽铁匠活,到南边的树林里随机发报。”张铁匠解释道。

“张大叔,你可是想的太周到了,这个办法肯定行。”陈凯听了张铁匠的话后,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继续夸赞道。

“特派员,电台调试好了。现在可疑发报吗?”张铁花问道。

“可疑,马上把这份电文发出去。”陈凯把草拟好的电文递给了张铁花,让她把电文发了出去。电文的大致内容是:已经与“桦树林”接上头,正在寻找新的线索,请求新的指示。山鹰。

十多分钟后,张铁花收到了回电:山鹰,来电收悉,请尽快与“熊瞎子”取得联系,寻找到那批藏匿起来的要塞情报。祝安好。老农。

“老农”是李部长的代号。

“特派员,上级怎么说?”张铁匠起身问道。

欲知后事如何,咱们下回接着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